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

超40%孩子中招!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正在破坏孩子的学习力和身高

2025年09月28日
分享: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现在孩子的过敏情况越来越多了,去托班幼儿园随机找个班都能抓出几个过敏娃。


说这话可不是无的放矢,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我国儿童的过敏发生率在逐年升高,受过敏困扰的儿童比例甚至已经冲破40%大关。





01


超40%孩子受过敏困扰

为什么孩子过敏率那么高?



过敏性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的疾病,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身体发出的“乌龙警报”—— 免疫系统认错了敌人,误将环境中本无害的花粉、尘螨甚至食物当作敌人进而发起攻击,进而出现喷嚏、红疹甚至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情况


而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过敏原的识别和耐受能力较弱,且皮肤和黏膜屏障尚未发育完全,防御功能较差,导致过敏这种“乌龙情况”在儿童中的发生率远高于成人。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年纪小,免疫系统见识少,就容易草木皆兵。





02


别把过敏当小事

它正在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有些家长认为,儿童过敏只是“打几个喷嚏”或“身上起些红点”,不是什么大事。但其实过敏远不止这么简单,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问题,并可能减缓生长发育进度。


以最常见的过敏性鼻炎和食物过敏为例,频繁的鼻塞、瘙痒会导致睡眠障碍,晚上睡不好白天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更长远的影响。



有研究明确指出,过敏会导致儿童(8-17岁)的认知功能受损[2];中度至重度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发生学习效率下降的风险是普通孩子的2-3倍[3];而食物过敏与生长迟缓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性,食物过敏儿童的体重和身高通常低于正常同龄儿童[4]


尤其对于食物过敏或湿疹严重的儿童,营养摄入受限、睡眠结构破碎,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


过敏性鼻炎会导致儿童(8-17岁)认知功能受损




03


揪出过敏原,检测是关键



过敏原检测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先决条件,通过专业的过敏原检测,精准判断致敏原,为回避过敏原、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尤其对儿童过敏管理至关重要。


常见的过敏原主要包括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

分为室内、室外过敏原。室内过敏原多为常年性的,如尘螨、霉菌、蟑螂、宠物毛屑等;室外过敏原多为季节性的,如花粉、霉菌等。


食物过敏原

约90%的食入性过敏原来源于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鱼、虾、坚果等食物,另外还包括牛肉、羊肉、蟹、桃、苹果等常见食物。

食入性过敏原主要经口途径引起以消化系统为主的过敏症状,也可通过气溶胶吸入或皮肤接触等途径引起呼吸道、皮肤黏膜系统过敏症状。



两大过敏筛查套餐,守护孩子健康




值此健高儿科18周年之际,特别推出两款儿童过敏筛查套餐,帮助找到孩子过敏的“元凶”!


套餐一:鼻炎/哮喘/结膜炎过敏原检测A1-14项
检测包括:屋尘螨、粉尘螨、蒿属花粉、豚草花粉、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蟑螂等14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



套餐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F3-14项

检测包括:鸡蛋、牛奶、花生、大豆、小麦、玉米、蟹、虾等14种常见食物过敏原。



呵护孩子健康,从了解开始。一次检测,为孩子扫清成长路上的障碍,让快乐童年不再被过敏打扰!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幼健康管理分会.儿童过敏免疫诊疗中心/过敏免疫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5,40(4):246-261.DOI:10.3760/cma.j.cn101070-20250204-00068.

[2] Blaiss, M. S. (2004).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 Burden of disease. Allergy and Asthma Proceedings.

[3]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during pollen season in children with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21 Jan;32(1):67-76. doi: 10.1111/pai.13328. Epub 2020 Aug 31.

[4] 陈军登,血清 IgE 介导的食物过敏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吉林医学 2025 年 7 月第 46 卷第 7 期

[5] 卢旭,儿童过敏锁定真正的“元凶”,才能“智慧防护”, DOI 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22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5年9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不构成用药建议,出现相应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新广告法说明:

根据广告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所有页面不得出现绝对性用语,健高儿科支持广告相关管理要求,为了不误导客户,页面明显区域已排查修改。根据广告法与市场监管部门指示,在此郑重声明:本平台所有页面上的绝对性用语在此声明前全部失效。如果图片表述、文字表述等因素使客户产生误导、歧义、联想的,请联系我们。

注:部分图片来源包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