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测评
在线测评

这些长高好“搭子”,运动完千万别忘了给孩子补充!

2025年03月07日
分享:


本文审稿医生

梅永娟

杭州西湖门诊 儿科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16年儿科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症、性早熟、青春期疾患、身高管理与改善。儿童体格检查、营养指导、运动发育评估。



春天到了,不少家庭都会趁着好天气出门做运动。孩子运动后,家长除了帮忙充分拉伸放松、补充水分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件事情:运动后的营养补充。锻炼完身体的孩子需要适当补充一种营养物质,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高效地发挥锻炼效果、促进生长发育,让人体长得更好,它就是「蛋白质」




01


运动后补充蛋白质

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肌肉是支撑人体进行各项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由肌肉纤维构成,约占人体的35%~45%。


运动锻炼能够帮助孩子身体生成肌肉,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里功能性不够好的肌肉纤维会被“撕裂”,而肌肉纤维又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在运动后(尤其是运动后数小时内)会进入高度活跃的修复阶段。



新的、功能性更好的肌肉,一般会在身体吸收营养和充分休息后生成,此时蛋白质的补充便是恰逢其时,帮助修复因运动而受到损伤的肌肉组织


打个比方,相当于修缮旧房子,如果只是一味“拆墙”而不进行“添砖加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ISSN)曾在官方声明《国际体育协会营养立场声明:营养时机》中提到:运动后2小时内摄入高质量蛋白质,能够刺激肌肉蛋白(MPS)的大量增加[1];假如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一同摄入,有助于快速补充肌糖原,促进肌肉合成。


运动后摄入蛋白质+碳水补充剂(CHO-PRO)显著增加糖原的合成效率;单独摄入碳水的情况下,HCHO(高碳水化合物)肌糖原补充效率比LCHO(低碳水化合物)高。图源参考资料[2]


此外,运动增强了孩子的代谢,蛋白质等各类营养物质的补充也是理所当然的~




02


运动中的蛋白质

补多少?怎么补?



既然动了就得补,怎么补充蛋白质才科学有效呢?


当孩子进行≥1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后,相对合理的补充范围大致为:按孩子的体重标准,每1公斤体重摄入0.25~0.4克蛋白质,0.8~1.2克碳水化合物[1],两者以约1:3~1:4的比例搭配,能够有效提高肌肉蛋白合成率。


以体重为40公斤的孩子为例,运动后大致需要摄入:

10~16克蛋白质+32~48克碳水化合物



因此,我们建议在运动后2h内给孩子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类、肉类、奶类、蛋类、豆类等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组成的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奶类和蛋类是更易消化的食物,其中所含的钙、磷等物质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


至于碳水化合物,馒头、面包、小米糕、香蕉都是相对简单且不错的选择,尽量避免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即可。




03


蛋白质——

儿童成长的“好搭子”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摄入不足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  生长发育迟缓

蛋白质在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中起重要作用,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显著下降[3](IGF-1在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致使孩子生长迟缓。


⚠️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一项系统综述指出,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表现为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抗体水平降低以及对疫苗接种的反应减弱等[4],孩子便会抵抗力差、频繁生病。


除了运动后,日常的蛋白质补充也不能落下。中国营养学会编著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儿童蛋白质摄入的标准参考:


6-18岁儿童和青少年的蛋白质摄入量[5]


 PS: 蛋白质虽好,但如果短时间内摄入过多,其实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相反,可能加重肝肾等脏器的负担,一切营养物质的补充都要注意「适度适量」哦~



【参考文献】

[1] Kerksick, Chad M et 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position stand: nutrient timing.”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vol. 14 33. 29 Aug. 2017, doi:10.1186/s12970-017-0189-4

[2] Ivy, John L et al. “Early postexercise muscle glycogen recovery is enhanced with a carbohydrate-protein suppl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Bethesda, Md. : 1985) vol. 93,4 (2002): 1337-44. doi:10.1152/japplphysiol.00394.2002

[3] 高学金, 王新颖. 营养不良与生长激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 19(01): 71-74.

[4] Maren Johanne Heilskov Rytter ,Lilian Kolte,André Briend,Henrik Friis&Vibeke Brix Christensen.“The Immune System in Children with Malnutrition—A Systematic Review.”  PLoS ONE, 2014. doi: 10.1371/journal.pone.0105017.

[5]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北京: 中国营养学会, 2023.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5年1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部分图片来源包图网